从这3各方面预防小儿肥胖!生命早期1000天,指的是从妈妈受孕开始,到孩子2岁,这段时间。
目前,但凡研究人类身心发展的科学家,都公认这段时间的养育,是非常关键的。
从心理学角度看,是孩子与父母建立健康的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关键期;从生物学角度看,这一时期,细胞旺盛裂变繁殖,组织器官、代谢模式开始形成;而从肥胖的角度看,生命早期1000天,如果婴儿体重不过重的话,长大后成为小胖墩的概率会小很多。反之,婴儿期过重,青少年期肥胖指数就会大大上升;青少年期肥胖的孩子,成年后,虽不会必然发胖,但变成大胖子的概率是远高于一般人的,所以,倒推回来,婴儿期,父母就要科学喂养,控制孩子体重在合理范围内。
有些父母说,孩子胖点不是可爱吗,有什么要紧的?
其实儿童期肥胖有许多危害,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到不可逆:
儿童高血脂、高血压;
脂肪肝;
呼吸道疾病(如:哮喘等);
免疫力低下(容易受到感染,生病);
性早熟(提前发育);
智商低下。
为了避免这些危害孩子健康的状况发生,在孩子生命早期1000天内,父母该如何控制好小婴儿的体重呢?
一,母亲孕期要控制体重
科学家研究发现,母亲本身肥胖与否,对婴儿的胖瘦影响,不如母亲在孕期增重程度,对婴儿的影响大。
所以,妈妈本身胖没关系,但孕期不能再胖太多。
美国妇产科协会给出了较新建议:
正常体重的孕妇,孕期增重12到16公斤较为适宜;
超重孕妇,孕期增重7到12公斤较为适宜;
肥胖孕妇,孕期增重5到9公斤较为适宜。
准妈妈们本身越胖,孕期增重就越不能多。
综上,孕妇需要控制饮食,不能肆无忌惮的吃。
二,尽量母乳
喝奶粉长大的婴儿,儿童期更容易肥胖,而母乳喂养的婴儿,则长大后不容易肥胖。早在1981年,就有科学家提出,母乳喂养可以预防生命后期肥胖的发生,此后,多位科学家都反复证明了这个说法。
之所以,奶粉让孩子胖,母乳不容易胖,是因为:
奶粉里能量和蛋白质太多,这些物质让孩子迅速长大,生长曲线过快;而母乳中,蛋白质含量较低,脂肪含量更高,这些营养成分令生长曲线相对缓慢。
欧洲儿童肥胖计划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研究,将1138名健康的,人工喂养(奶粉)的婴儿随机分组。
一组用高蛋白含量婴儿牛奶
一组用低蛋白含量婴儿流食
同时,随访619名全母乳的婴儿
三组同时喂养及观察到1周岁,结果发现,高蛋白组的婴儿体重显著增加。
综上所述,尽管现在婴儿奶粉的营养配比已接近母乳,但母乳的营养结构依然远胜于奶粉,因此,母乳喂养是选择。
三,不要过早添加辅食
母乳喂养的婴儿,在6个月时,可添加辅食;
奶粉喂养的婴儿,在4个月时,添加辅食。
这里要特别阐明的是,母乳喂养的婴儿,早于6个月添加辅食,对孩子今后的肥胖问题没影响,但会让孩子营养不良,因为吃了辅食,母乳就吃少了。
但奶粉喂养的婴儿,千万不可早于4个月喂辅食,否则很容易引起孩子肥胖,血钠过高。
除了导致肥胖,过早添加辅食的危害还有很多,比如:
导致过敏
影响铁吸收
容易消化不良、涨肚
婴儿期的喂养,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孩子代谢模式的建立,而这种代谢模式将可能持续终身。
所以,父母应重视科学孕育、喂养孩子,给孩子奠定一生的健康资本。